我要咨询 我要投诉

关于警惕“高评高贷”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当前阅读量:

  近年来,部分房企和中介推出“高评高贷”购房策略吸引买家。但此优惠背后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可能会侵害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等合法权益。

   一、常见表现

  “高评高贷”主要是指在房产、汽车等抵押贷款业务中,评估机构、中介机构、借款人等相互串通,故意抬高抵押物的评估价值,从而使借款人获取更多贷款金额。在房产交易中,常见的手段有:中介机构与评估公司勾结,对价值80万元的房产给出100万元的评估报告,借款人凭借这份虚高的报告向银行申请更多贷款;通过签订“阴阳合同”,在实际成交价为80万元的基础上,向银行提交一份成交价为100万元的虚假合同,以获取更高额度的贷款。此外,为了顺利通过银行审批,中介还可能协助借款人伪造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贷款资料,虚构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二、潜在危害

   一是加重财务负担。虚高评估价或做高购房合同价格,购房者则需额外支付中介服务费、税费等,同时,还款利息随着还款金额的增加而增加,财务负担加重。

   二是影响信用记录。在房地产市场下行期,一些通过“高评高贷”购房的借款人,因房价下跌、收入减少等,难以持续偿还贷款,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三是承担法律责任。“高评高贷”可能涉及虚假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如被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需承担法律责任。

   三、典型案例分析

  2015年,房产中介黄某为帮助客户罗某购买广州市的两套房产,在银行贷款办理过程中,通过虚假提高房产交易价格的手段,为罗某实现购房“零首付”。黄某制造假首期流水和假购房首付证明,并以“阴阳合同”形式进行“超贷”操作。最终,法院判定黄某因犯骗取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买家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8000元。在此案例中,黄某与罗某妄图通过“高评高贷”钻银行贷款审批的空子,最终不仅没有得逞,反而双双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四、防范措施

  一是强化风险意识。切勿轻信“低首付、高贷款”的宣传,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贷款承诺都存在违规风险。

  二是选择正规机构。贷款应选择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避免选择无资质的中介、网络平台,避免落入不法陷阱。

  三是发现异常及时止损。主动学习金融知识,熟悉正规贷款流程。遇可疑情况,及时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说明,停止贷款申请。

tel

友情链接中原银行子公司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豫ICP备14022039号
豫公网安备 120101102000000号

中原银行
手机银行
中原银行
企业手机银行
中原银行
微信公众号

    投诉建议

  • 现场渠道:向网点工作人员反映问题或通过意见簿留言。
  • 电话渠道:致电24小时客户服务电话 (95186) 反映问题。
  • 官方网站:登录门户网站 (https://www.zybank.com.cn),我要咨询 在线投诉与咨询。
  • 网上银行:通过门户网站 (https://www.zybank.com.cn),登录个人网上银行,联系我行在线客服。
  • 手机银行:通过中原银行手机银行APP,点击右上角“智能客服原宝”输入文字或语音沟通反映问题。
  • 微信银行:关注“中原银行”微信公众号联系我行在线人工客服反映问题 。
  • 邮箱:VOC@zyban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