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警惕“包装流水”贷款骗局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1日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以“包装银行流水可轻松获批高额贷款”为诱饵,诱骗金融消费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落入“帮信”陷阱。
?一、常见表现
虚假承诺诱导。不法中介宣称能通过“包装流水”帮助金融消费者获得更高贷款额度、更优贷款条件,甚至承诺“不花一分钱帮你做包装”,诱导急需贷款人群。
资金异常操作引导。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将来源不明的资金转入其账户,制造虚假流水记录,并指示消费者配合进行取款、转账等操作。
伪装正规形象。部分不法中介通过伪造资质证明、搭建虚假官方网站等方式,伪装成正规贷款公司,增强欺骗性。
二、潜在危害
财产损失风险。若“刷流水”的往来资金被认定为涉诈款项,消费者不仅可能无法获得承诺的贷款,自身账户资金还可能被冻结,造成经济损失。
信息泄露风险。在提供账户及配合操作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极易被泄露,进而引发更多类型的诈骗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责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还应承担民事责任。
三、典型案例分析
2025年3月6日14:34分,张某前往中原银行信阳平西支行要求取款4.8万元。柜员发现该笔4.8万元为当日省外转入,且张某说明的取款用途前后矛盾。当柜员要求张某提供相关凭证时,张某借故离开并致电他人。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后迅速限制了该账户。15:43分,该账户被省外公安机关紧急止付。次日9点,张某再次到网点取款时,民警核查发现,张某因轻信网上中介“只要刷银行流水就能贷款”的虚假承诺,参与到不法活动当中。经警银联合宣教,张某才发觉被骗。
四、防范措施
理性看待贷款,选正规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会全面、综合地考量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并非仅仅依据流水来决定是否放贷。
守护账户信息,拒绝非法借用。个人银行账户是资金安全的重要防线,务必妥善保管。不要随意将账户信息透露给不明身份的中介或陌生人。
增强法律意识,抵制违法诱惑。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充分了解“包装流水”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后果,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任何违法违规的诱导行为。
(供稿单位:中原银行信阳分行)